安平新闻>>安平今日要闻

2018年安平县《政府工作报告》解读:奋力开创经济社会新局面

2018-03-21 09:47:52 来源:衡水新闻网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解读(三)坚持创新驱动,优化发展环境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关键词:创新驱动 倍增计划 亲清政商

全面贯彻落实好“六抓一保”,以创新驱动、质量带动、环境推动为抓手,提升产业发展质量,培育更具活力的发展动能。

完善出台《关于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》等一系列文件,落实好科技奖励、研发费用补助等政策措施,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5%以上,申报省级以上技改项目3项以上。大力支持企业创新,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,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。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,实施创新机构倍增计划,支持企业建立各类技术中心、研发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、院士工作站,加大对京安院士工作站建设扶持力度。全年转化创新科技成果60项以上,研发“四新产品”80项以上,申报各类专利200项以上。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,创建国家驰名商标1件,新增省著名商标、市知名商标15件以上。以金属丝网百年纪念活动为契机,充分发扬精益求精的“工匠精神”,专注打造“百年老企”,创建省级名牌产品10件、优质产品3件以上。

认真落实《优化营商环境管理条例》,统筹运用各项创新、产业、财税、金融、土地等政策,形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叠加效应。加强对丝网等行业商协会的规范引导,加强行业自治,凝聚激发活力,共筑诚信体系。关心企业家成长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坚持亲商、安商、富商,让广大企业家扎根安平、激情创业。

解读(四)聚焦城乡统筹,提升建设水平,推动新型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关键词:城乡建设 城市功能 美丽乡村

坚持建管并举,推动城乡建设从扩规模向提品质转变,建好城市“会客厅”,美化乡村“后花园”,把安平全力打造成雄安新区南邻绿色现代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生态富美新城。

把安平放在身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来定位规划,统筹推进多规合一,构建中心城区、高新区、特色小镇、美丽乡村高标准新格局。秉持经营城市理念,持续开展县城建设攻坚行动,坚持两区联动,搞新城兼顾旧街,统筹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,全年实施城建项目50个,完成投资6亿元。整体推进城中村、棚户区改造项目,避免零敲碎打,确保完成1265套棚改任务。大力推进六馆一中心、生态林、科创小镇等重点城建项目,不断完善城市功能。提升城市管理层次,依托智慧城市指挥中心,按照数字化、智能化要求,加快智慧城市、创新型城市建设。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、“双违”集中整治活动,持续开展占道经营、沿街立面、违章停车等专项整治,毫不手软地管难办的事、治难缠的人、动难碰的利益,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更多公平正义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,着力推进村庄绿化、“厕所革命”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,营造共享共建的美好人居环境。

深入研究国务院《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坚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,瞄准京津冀中高端市场消费需求,大力发展白山药、富硒小麦、京安年猪肉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,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,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加强与京东、淘宝的合作,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双运行。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,力争两年内消除收入5万元以下的后进村。

加快推进30个美丽乡村建设,打造李锡九故乡任庄村、丝网小镇香管村等重要节点。以杨屯片区为中心,辐射周边、覆盖安平镇、西两洼乡共10个村庄、3万亩田园的空间区域,统筹规划管理,精心谋划设计,明确功能定位,以创建国家农业公园为方向,结合农业生产、乡村生活、农耕文化体验,融入低碳环保、持续发展理念,加强政府引导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定位中国乡村休闲、农业旅游观光升级版高端业态,打造体现和谐发展模式、浪漫主义色彩、简约生活理念、返璞归真追求的规模化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。

解读(五) 围绕绿色发展,加强污染防治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高质量关键词:绿色发展 全民共治 塞罕坝精神

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经济社会发展,坚定走绿色发展、生态优先之路,通过“提质、扩面”,全面打响大气、水土污染防治攻坚战,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。

全民共治、源头治理,狠抓“煤、企、车、尘”四大领域的精细化治理,开展控煤、优企、抑尘、治车、禁烧等专项行动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气代煤工作,力争取暖季前实现全县域散煤“清零”;扎实推进地热回灌井建设,全面实现“取热不取水”;稳步扩大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,优化天然气、地热、热电联产供热比例;加快建设环境监控平台,力促工业企业达标排放,大力提高企业清洁化生产水平;扩大机械化保洁面积,提高裸露地面覆盖率,切实加强工地、道路、城中村等扬尘精细化治理;加大超标货车监测治理力度,全面实现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,让群众见到更多的蓝天、白云。全面落实“水十条”,持续深化县乡村三级“河长制”,实施滹沱河潴龙河生态治理、工业废水全面达标、生活污水治理、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治理、自备井关停和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六大工程,提升水环境质量。全面落实“土十条”,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,科学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。

以塞罕坝精神为指引,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,制定好林业产业三年发展规划,大力发展优质果品、林下经济、苗木花卉等产业,优化造林机制,变被动种树为主动造林,完成造林面积1.3万亩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“党政同责”、“一岗双责”,切实强化环境保护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“谁主管谁负责”、“管行业必须管环保”的部门监管责任,进一步完善三级双网格监管体系,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。充实和加强基层环保力量,推进乡镇环保所建设,探索试行村级环保监督员制度,解决环境监管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、绿色家庭、绿色学校、绿色社区创建行动,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。

责任编辑:翟一杉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